石材之家讯:印度石材工业的状况受到印度石材界人士的关心。印度是世界第三大天然石料的生产国,成品出口量排在世界第五位。但是直到今天,印度在世界石材市场的份额还不到10 %。一个很光明的前景摆在印度面前,印度可以依靠覆盖15个区的大面积花岗岩储量加之种类繁多的花色和熟练的劳工,提高自己在世界市场的份额。这个目标面临的最大困难需要印度政府和石材工业之间的合作来解决。石材业的发展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对解决大量的农村人口有重要意义,而这又对印度社会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撰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点出印度花岗岩工业的问题和前景。 开采工业存在的生产量问题
在印度,花岗岩开采工业存在高消耗低出产量的问题。同意大利、巴西、西班牙、挪威、南非等这些国家相比,印度石材开采效率很低。因为印度目前仍然使用传统的开采方法。在采用绳锯和沟槽钻孔的方法替代传统开采方法上,印度的步伐很慢。尽管开采浪费率由1993的20% 下降到1997年的23%,在以后的几年中继续降低,然而印度的石材开采业要赶上国际开采水平任重道远。先进的机械化开采会提高瑕疵荒料的成材量。瑕疵荒料的高开采率,低消耗是石材工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否则它将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失利。石材采购厂商也不会再购买廉价低效率开采来的石材,那种做法的年代一去不返。
石材开采工业实现现代化所遇到的问题
印度石材开采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发展缓慢, 主要障碍是进口石材开采设备关税太高。像开采所需的金刚石绳锯,钻孔还有像金刚石绳锯和钻孔棒等耗材,进口商需要支付很高的关税。要鼓励石材工业采用现代化的开采设备,印度政府应该考虑实行开采工业100%出口导向或者对出口荒料的企业实行进口零关税。这些措施将提高开采业的利润并且鼓励独立的法人企业进入石材行业。
人力管理
每个工人产出率低和减少工人数量是印度石材开采业的又一问题。其原因是他们没有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没有训练和培养开采工人。印度政府与石材工业的合作迫在眉睫。建立一个传授开采技能和知识的教育培训机构会帮助开采工业扩大规模。使用熟练高产出的工人是保证石材开采业保持增长和竞争力的关键。
开采工业现状
开采工业的未来决定于工会和政府第一时间重视目前存在的问题。自从石材业成为出口贸易盈利的主力之后,印度政府就应该采取措施鼓励发展石材开采工业。石材业值得政府给予更好的优惠待遇。如果政府出面推动石材业的发展,目前的这些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矿山租赁政策
印度政府应该颁布一项长期的开采政策,停止目前变化不定的租赁政策。石材开采业风险高,投资回收没有保障。天然石料的开采需要长时间勘探地形地质基层结构,在操作上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样,矿山的租赁要至少30年,像西班牙等其他国家,租赁期限从30年到90年不等,在巴西,租赁期限更宽松。任何一座矿山,都需要至少1年的时间来勘测它的基层结构,至少10年的时间等待市场对花色的好评,之后才能收回投资。实行长期的矿山的租赁政策,可以避免一个地区的分散开采,鼓励大公司进入石材开采业。如果没有长期矿山租赁政策的保证,没有人会投资先进的机械科学地开采矿山。
简化租赁程序
矿山租赁政策中的荒料搬运,付款期限等程序必须简化。荒料的分拨运送大多数情况都由于审批程序而延期,尤其赶上节假日,工人罢工等情况。 高价值的成品可以不用过通行体系自由安排运送,花岗岩石料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办法替代原来的通行体系。
目前,在印度,净重已经替代毛重, 做为课收通行费用的标准。印度政府还需要考虑征收通行费用的需求情况。根据石材公司提交的体现产品净重的运输单据和发票来确定通行费用而且要使用荒料出口价格来计算,取代现在使用的吨位数,。因为出口价格依据花色不同而有差别,对各类花色的花岗岩荒料收取统一的通行费用就不合理,不公平。
印度政府需要确保荒料出口津贴发放的衡量标准符合国际标准,而不是凭各个企业的自诉。越多的津贴意味着矿主和政府有损失。
开发新的矿区
根据地质勘测,印度拥有大面积的丰富的花岗岩矿藏,花色繁多,可供开采。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去开采经过勘测可开采的新矿山。政府和花岗岩行业要共同努力合作, 开采新矿山,提高印度在世界市场的份额。
同时,政府应该保证荒料自由出口,无限制。本国的加工能力还有限,相对于荒料的生产量来说,加工行业还不能承担这个大市场。印度有上百中不同花色的花岗岩, 而其中市场对加工成品的需求只有少数几种。其他的花色种类,国外市场只需要荒料。
加工工业存在的问题: 荒料的使用性
在加工工业, 受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最好的荒料不能在印度加工。 因为要获得高收益,出口荒料就很冒险。所以加工企业要买到配备每台设备的某种花色的花岗岩荒料是非常困难的。印度的没有瑕疵,大块的最佳荒料都优先出口。这样加工企业就只能使用小块的荒料.小块的荒料加工起来浪费大,成本高,因此他们成品的售价就很高。所以印度成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事实是,印度成品的价格没有办法和那些进口印度同样的花色荒料在自己国家加工再出售的产品竞争。为保证本土加工企业能使用国内最好的大块荒料,纳税低于80HHC的企业就彻底导向出口。同时,政府可以规定本土的矿山向国内的加工企业提供的最低荒料数量, 规定为矿山出口交易额的25%,这样来弥补减少的税收, 提高加工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荒料的生产量增长铺就了新加工企业的成长之路。印度政府和整个行业的统一目标就是要增强自己的加工能力获得更多的附加值。
更新加工技术,实现现代化
采用新设备来更新技术,实现现代化生产来提高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降低生产中的浪费。比如,一个打磨荒料的固定绳锯增加在臂锯中使用的刀片数量,就会生产出更多的厚板。使用金刚石抛光研磨产品替代传统的研磨产品就会提高线路抛光机器的运转速度,相比同一台机器可以提高生产能力,产量更多。定期的维护设备是保证不变的产品质量和减少停工期的必须之举。加工行业要尝试多功能的绳锯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安装在靠近矿山的露天场地,加工厚板。这样在矿山工地就剔除了有缺陷的厚板和不适合加工的荒料,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减少原料的浪费。
鼓励国内市场需求
在采矿行业,海关人员的个体监督应该由个体激励体制取而代之,石材产品都要征收消费税。海关介入,它的监督工作操作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他们需要到那些遥远的工厂监督石料装柜。 印度政府要鼓励国内市场需求, 降低购买后用于加工完全出口产品的税负。这样将有利于加工企业提高产出量。同时,国内市场需求将推动石材工业更快的扩张。
基础设施的发展
目前, 印度的基础设施功能贫乏,远不能满足印度石材工业的增长需求。比如道路,铁路,供电,供水系统都需要改善。
在印度,把石料从矿山运送到港口,或者把集装箱从工厂运送到港口非常困难,非常不方便。 矿山能用的运输道路依然不发达,它们限制石料的大小和运送。甚至, 在公路上,卡车都不能畅通无阻的运送石料。印度石材工业的缓慢发展可以归罪于这两方面:没有宽敞畅通的公路,不能降低运送时间;没有安全运送保障。铁路系统则可以负责运送荒料和集装箱到港口,这样可以输送大量的荒料,缓解公路的运输阻塞压力。 在海得拉巴(印度南部城市)和BANGALORE, ICD设备很实用,它负责接受和分散因为缺少运输工具而来迟的集装箱。 这些新的方案必须正确及时的执行,持续监督,否则想要达到的效果会付诸东流。
印度的能源供应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但是,稳定的电压和节省能源会促进石材工业发展。在矿山附近的地区实现通电将推动加工工业在乡村地区落户。在港口,货船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定锚,这样总是推延停泊和起航的时间。基建建设是任何一个行业资源优化运行和在国际市场竞争的砥柱。印度石材工业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必须建立适当的交通运输设施,使运输通畅。
财政问题。
印度金融系统的高利息一定要下调,让印度的产品在国际市场有喘息繁衍的能力。目前9%-15% 的出口利率一定要像其他国家一样降为5%。像资本自由流动, 延长贷款偿还期限等激励政策一定要马上执行。
总之, 印度的石
材开采工业和加工工业遇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各种工业协会来推动政府和石材工业的更紧密的合作和磋商解决。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很多困难和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解决的。石材之家是专注于石材,大理石,园林,园艺,石材养护新闻资讯和石材,大理石,石材养护各十大品牌的装修效果图,敬请登陆石材之家http://shicai.jc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