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之家讯:公路起高段排水设计要点有哪些?
1超高段外侧排水,可根据降雨量及路面宽度,采取经内侧路面排除或设置地下
排水设施排除的方案,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年降水量小于4∞mm的地区,双向四车道公路,可采用在中央分隔带设开口明槽
方案,路面水流经内侧路面排除。
年降水量大于或等于400mm的地区,或车道数超过四车道,外侧路面水宜通过地
下排水系统排除。
超高段外侧路面表面水通过中央分隔带流经内侧半幅路面排泄时,经济性和结构可靠性都优于地下排水,但对行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各地对影响程度的接受水平也存在差异。中国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采用开口明槽方案的,主要集中在西北、内蒙古和东北西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根据使用经验认为,这种排水方法在当地一般降雨时对内侧的行车安全影响不明显,大暴雨时,车辆实际运行速度很低,不会因为表面排水影响安全,多数主张采用表面排水。考虑到这些地区年降水量基本小于400mm,所以条文允许在年降水量小于400mm地区采用表面排水。
2超高路段的地下排水系统应由纵向集水沟(管)、集水井、检查井、横向排水管、急流槽等组成。
3纵向集水沟(管)、集水井及检查井等排水设施应在中间带内设置,不得侵入行车道。
4纵向集水沟(管)可采用缝隙式集水沟(管)、碟形浅沟或设带孔盖板的矩形沟
等形式。沟底纵坡宜与路线纵坡一致,且不应小于0.3%。
5集水井的形式、数量和间距应根据超高路段的外侧半幅路面汇水面积、流量及
出水口的泄流能力确定。集水井的间距宜为20-50m,纵向集水沟(管)串联集水井的个数不宜超过3个。路线纵坡小于0.3%的路段,可增加集水井数量。
6纵向集水沟、集水井及检查井等的盖板材料应采用钢筋混凝土、铸铁或钢筋加
强的复合材料,材料强度和盖板厚度应根据设计汽车荷载等级计算确定。
石材之家是专注于石材,大理石,园林,园艺,石材养护新闻资讯和石材,大理石,石材养护各十大品牌的装修效果图,敬请登陆石材之家http://shicai.jc68.com/